近日,第二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評選入選名單公布,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成功入選。這是海國投集團旗下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成立一周年收到的最佳禮物。
此次活動由北京城市更新專項小組指導和市委城市工作辦、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的支持,由北京城市規劃學會與北京城市更新聯盟聯合舉辦,旨在宣傳北京城市更新政策措施、發揮典型項目案例的品牌帶動效應,傳播北京城市更新實踐優秀經驗,助力北京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
據悉,此次活動自2023年5月12日開始報名,全市100多家單位共推薦/申報151個項目,通過專家初評、網絡投票、專家復評和綜合復議等幾輪公正公開的評選環節,最終評出10項城市更新“最佳實踐”,16項“優秀項目”。在此之前,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還成功入選了《2022年度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選編》以及2023中國城市更新產業升級十大優秀案例。
眾所周知,2023年4月28日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完成開園。5月12日參與報名評選,在151家參評的城市更新案例中脫穎而出,是幸運,還是靠“實力”?
東方紅一號誕生地,IP傳承激活尖端DNA
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前身為北京衛星制造廠中關村廠區,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等多顆重要航天器的誕生地,是中國航天事業從0到令世界敬佩的歷程。
它地處中關村核心區,工業底蘊濃厚,與多家知名創新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為鄰,在承接高端制造業產業化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如何進行重新規劃是擺在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首要問題。
在區委區政府、各相關委辦局、海國投集團的指導下,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被定位為智能制造示范區,肩負起中關村科學城高端制造業產業化的示范窗口的重任,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醫藥健康、空天、新材料等領域的高精尖產業園區。動工之始,園區已經吸引成百高端智能制造企業青睞,最終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海杰亞 (北京) 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行業尖兵企業先后入駐。
修舊如舊 老園區新時尚
修舊如舊,更新后的科技園以保留原有的航天工業文化氣質為原則,以清洗修繕為主要手段,創造性地將廠房外觀更新為50年代建成時的紅磚狀態,呈現出廠區古樸大方、周邊白楊林立的風貌,將中國屹立世界之林的國家意志體現的淋漓盡致。
園區總建筑面積28631.82㎡,為實現傳承航天文化與工業遺產蛻變,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為園區設計了東方紅廣場、運星大道、功勛大道等歷史文化紀念景觀,用航天歷史文化+街區的模式,賦予園區前沿、時尚多巴胺和新的城市功能,完善了企業發展的產業配套及居民生活的消費場。
改造后的園區景觀墻
科技先行 玩轉運營密碼
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通過對智慧人行、智慧停車、智慧能源、智慧物業等空間服務的創新運用,提高了園區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可持續性,保證了低碳環保。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園區管理平臺化,為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和支持??鐖@區、跨企業管理,則促進企業間協同合作,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整合、補鏈,從而推動產業規模化,實現資產管理可復制化。
1號廠房改造后景象
同時,運營方還建立了資產管理、合同租賃、客戶信息、園區運營、數據決策和數據可視化等數字化系統,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運營。通過數字化營銷,提升園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并向企業端、用戶端輸出數字化產品及服務。此模式受到了海淀區國資委、北京融通、北大孵化器等政府及企業機構的認可并開啟了探索式合作。
為了協助企業各業務高效運轉,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不斷優化管理流程,建立標準化運營體系,使得各項業務能夠按照標準進行運營,提高運營效率。進而通過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建立數字化決策支持系統,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提高決策效率和質量。
鬧市中的網紅打卡地
由于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周圍產業配套較少,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團在完善產業配套,填補城市業態,織補城市功能方面下足了功夫。立足產業配套的原則下,海新域將園區動靜分開,形成企業辦公區和公眾開放區兩部分,合理為企業提供了包含各類餐飲、超市、生活設施等配套,同時根據公眾需求,在園區增設了由工業遺產、歷史紀念打卡點等景觀節點組成的特色場景,豐富了園區的歷史文化氛圍,提升了園區的消費活力和滿意度,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和產業配套聚集效應。
園區改造后的運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