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耳其旅游地圖中文版全圖(世界旅游地圖攬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
通過世界旅游地圖來看世界各國的著名的旅游景點,領略世界的大好河山。
第四十一篇 亞洲土耳其
土耳其:西亞國家。地跨亞歐兩洲,領土包括亞 洲的小亞細亞半島和歐洲的巴爾干半島東 南角。面積78萬平方公里。人口8315萬,土耳其族 占80%,信伊斯蘭教。首都安卡拉。安納托利亞高原占國土大 部,屬亞熱帶半干旱氣候,多粗放農牧業,鉻礦豐富。沿海平 原屬地中海式氣候,經濟比較發達,主產麥類、棉花、煙草 和干鮮果品。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終點。主要城市安卡拉、 伊斯坦布爾等。
一、赫拉波利斯和帕穆克卡萊
由石林、石瀑布和一系列的梯形盆地組成,此遺址包括浴室的廢墟、廟宇和其它希臘建筑。赫拉波利斯遺址是一處引人入勝、發人深思的遺址,遺址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它那20米高的石灰華和瀑布,非常壯觀。
赫拉波利斯遺址中有一個臺階狀的半圓形場地,場地的臺階從1米到6米不等,新近沉積下來的碳酸鈣給這些石灰華場地披上了一層絢麗的潔白。赫拉波利斯的羅馬城鎮廢墟便在這個遺址附近,包括劇院、許多陵墓和一些老的溫泉浴場。羅馬城鎮建立于公元前2世紀末期,在公元2世紀和3世紀的末期它的發展達到了頂峰。在建設結構上,它承襲了希臘的傳統風格,主要的街道有1公里長,主要的建筑物都排列在街道的旁邊,街道兩側的小巷都與街道成直角形,城鎮中較為重要的一些建筑物包括劇院、八角形建筑、紀念門、羅馬式建筑房間和大墓地。
二、哈圖沙
是希泰王國以前的首都,它的城市結構,被保留下來的寺廟、皇宮、要塞、獅子門和皇宮門上華麗的裝飾以及亞茲里卡亞的巖石藝術,使它成為杰出的考古遺址。這座城市在公元前2000年時對安納托利亞及北敘利亞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從1906年開始,德國考古協會開始在這里發掘,發現了許多楔形文字碑片,包括有契約、法律、預言等,最重要的發現是大約在公元前1283年赫梯帝國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的和平條約,現在有一個復制品作為最早的國際和平條約范例放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在這里已經發現了大約30000件泥版文書,大部分存放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爾的博物館內。目前還有石建的宮殿和廟宇遺跡,城北墻外有一座石刻陵墓和有宏大的銘文巨石的石窟神廟,廟墻上有精美的浮雕;城西北有供奉太陽神和風暴神的神廟。
三、內姆魯特山考古遺址
是安提俄克斯一世(公元前69-34年)的陵墓所在地,是希臘時期最能體現勃勃雄心的建筑之一。山頂的古墳由松動的巖石堆成,墳的東西兩側由兩頭獅子和兩只鷹守衛著。
山頂上還有高達9米的赫拉克勒斯,宙斯-奧羅馬斯迪斯、堤克、阿波羅?密特拉及安條克本人的像,神像都呈坐姿。在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神像的頭全都與身體分離,以奇特的形態散臥于四周,每座神像的身份是根據碑文而確認的。古墳高達49米,直徑152米,古墳兩側的雕像和浮雕上的祖先是相同的,但位于東面坡地的雕像保存得好些。它們不是由整塊石料雕刻而成,而是由層層石塊堆砌而成。巨大的石像頭部奇特地混合了希臘人的面部特征以及波斯人的頭飾和發式。古墳東部有一座壇保存了下來,可能是定期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
四、薩夫蘭博盧城
于中世紀前即已建成,位于安納托利亞高原邊緣山區,歷史上是商隊驛站和貿易中心。薩夫蘭博盧的城市布局使人想起了土耳其工業時代前的情形,因地就勢鋪砌的街道蜿蜒曲折,使視野更加寬闊,概括地講,城市總體布局反映出城市隨經濟不斷發展而完善的過程。
市內截然不同的三個區域顯示了土耳其傳統中的不同方面,鱗次櫛比的店鋪和手藝作坊組成了集市區、集生活工作功能于一身的古老的非穆斯林住宅區以及帶葡萄園的度夏住宅。最古舊的房屋是木料與粘土、磚瓦、石料的混合搭建結構,一樓界面不設窗戶,而在二樓開一扇寬大突出的窗戶以提供寬廣視野,站在窗前,幾座清真寺躍入眼簾。隨著13世紀到20世紀初鐵路的出現,薩夫蘭博盧便一直是東西貿易線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于1322年,在17世紀它的建筑影響了奧斯曼帝國大片地區的城市發展。
五、加泰土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展示了公元前7400年至公元前6200年之間新石器時代居住地的18個發展級別,包括壁畫、浮雕、雕塑和其他具有象征性、藝術性的特質。它們一起見證了人類為了調整自身適應定居生活而在社會組織和文化實踐方面的演變。西邊山丘則展示了公元前6200年至公元前5200年銅石期間的文化習俗的演變。加泰土丘遺址反映了兩千年的時間中,同一位置的定居村落如何向城市聚居地轉變。定居點一項獨特是這里沒有街道,房屋與房屋背靠背連成一個集群,房子的入口則設在屋頂。
六、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
位于安納托利亞地區,建于1228-1229年。大清真寺有兩個圓蓋封頂,與醫院相鄰。它極其精致的拱頂結構、富有想象力的創造性的裝飾性雕刻(尤其是三扇門上的),與樸實無華的內部墻壁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都使它成為伊斯蘭建筑中獨一無二的杰作。
清真寺西北角的尖塔是1565年由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命令修建的。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是諸多歷史新建筑的杰出代表,優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藝和富于生命力的和表現力的藝術作品,反映了古代的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度的藝術修養。它們是了解當時的文化藝術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它們是現代藝術創作的源泉,它們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代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