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遠上寒山石徑斜讀xie還是xia(遠上寒山石徑xia錯了)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遠上寒山石徑斜讀xie還是xia(遠上寒山石徑xia錯了)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云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近日,微信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引起熱議。
(資料圖片)
很多網友表示不理解,尤其是詩詞的讀音,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要遵循古人,尊重古音”。媒體采訪了一線語文教師的看法,杭州一位王老師也認為“不夠慎重”,“比如‘石徑xie’,把古詩的押韻都搞沒了。”一位葛老師說“十多年前的《山行》念著遠上寒山石徑xiá”。
“遠上寒山石徑斜”到底應該怎么讀?十多年前念的是xiá,xiá就是對的嗎?推文中還提到:
“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于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并以詩人的口吻抖機靈:“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么被改了?”
不少媒體也悉數引用。
但cuī、xiá、jì真是古音嗎?“一些人口中的所謂古音,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古音,而是葉韻。”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研究院、漢語史學者孟蓬生說。
左右流之和輾轉反側,是不是感覺也不押韻了?《詩經》是押韻的哦
“葉韻”起源很早,周代人編《詩經》,到南北朝時期,由于讀音的變化,一些原本押韻的詩讀起來就不押韻了。比如“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南朝人沈重說“南”要讀作nín,與音(yīn)心(xīn)押韻,就是“葉韻”。到了宋代,以朱熹為代表的宋代人改得更普遍。
理學大佬朱熹
“遠上寒山石徑xiá”就是葉韻的流弊。用今天的普通話讀杜牧《山行》,家(jiā)、花(huā)與斜(xie)不押韻,于是斜讀“xiá”的說法就出來了,迎來很多人贊同。王力先生《詩詞格律》早就提到,詩中“斜”讀siá,“和現代上海話斜字讀音一樣”。但是唐代發音,是發濁音,其實應該是作ziá或者是dziá。
因此,正如孟蓬生所說,“一些人愿意玩文藝范兒,按葉韻等來讀古代詩文,無可厚非。”但是,“這些民間改讀的音……現代漢語的權威辭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也從來沒有據此為這些字注過音。現在有人把這些讀音當成唯一正確的讀音,好像不如此讀就顯得沒有學問,則有點像食古不化的冬烘先生如孔乙己之流了。”
“鄉音無改鬢毛衰”到底應該怎么讀?同“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一樣,“一騎(jì)紅塵妃子笑”“春色未曾看(kān)”“一簞食(sì),一瓢飲”,都是類似。但“鄉音無改鬢毛衰”情況不一樣。
新課本
北京大學教授孫玉文先生已經有所闡述,我這里就把他的觀點大體復述一下。
這首詩見于《全唐詩》(清代編),“回、衰、來”三字押韻。首先,忽略字的意思,單從讀音看,他對比了同時代孟浩然、王昌齡,以及稍后的王維、李白、高適,直到唐朝末年的詩人用韻情況,得出結論,讀shuai不符合押韻規則。明清時人,對于押韻的問題一眼就看出來了,已提出過質疑。
那么讀cui呢?孫先生翻了當時的字典《經典釋文》等。指出了“衰”這個多音字,有“楚危切”“倉回切”“所追切”等讀音(古代注音方法,三種讀音不同,今天合并為cui)以及各自對應的意思。
三種讀音中,符合格律的是“倉回切”,意思是喪服,披麻戴孝中的“麻”。但這種意思肯定對不上。而符合“衰白、衰枯”意思的是“所追切”,但“所追切”又不押韻。所以“倉回切”的讀音、“所追切”的意思各自符合,但兩者沒法混起來。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孫教授從校勘版本學的角度找到了答案。
寫“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賀知章是唐朝人。在比較早的書中,比如北宋孔延之《會稽掇英總集》收錄這首《回鄉偶書》:“幼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面毛腮。家童相見不相識,卻問客從何處來。”宋代洪邁的《萬首唐人絕句》也是一樣。
明代又有“鄉音難改面毛(上髟下思)”“鄉音難改面皮(上髟下思)”等。經過比較,得出結論,賀知章原作“衰”的位置應該是(上髟下思)。宋代也是這樣,北宋后期被人改成“鬢毛衰”了,明代廣泛流傳。
(上髟下思)讀sai音,正好與回、來押韻(“回”古音略等于wai音,今天浙江話仍然類似);意思為“多須之貌”,須發茂密的樣子,意思也通順。
所以如果非要變成“衰”字,可能shuai音比cui音更符合詩的押韻。
綠色部分除外地區的小伙伴,方言讀詩,應該是比普通話更美
因此,從現代普通話角度,斜讀xie、騎讀qi、衰讀shuai是規范的,而斜讀xia、騎讀ji也能滿足一部分人的審美感受,但衰讀cui就不太對了。
當然如果有人能全部搞清唐代發音,整首詩讀起來也是非常美且合乎古音的。(目前沒人有這個能力)但是,不妨用浙江話、廣東話等南方話讀,讀起來比普通話更押韻,因為南方方言保留了更多的古代音。
,